《面具与乌托邦》:墨西哥的国民性是自卑抑或迷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墨西哥人 白人 《面具与乌托邦》:墨西哥的国民性是自卑抑或迷失?

《面具与乌托邦》:墨西哥的国民性是自卑抑或迷失?

2023-08-22 06: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真读书 中拉智讯 收录于话题#活动13个

▲西安外国语大学 李海莹 制作

精读文本:[墨]萨穆埃尔·拉莫斯:《面具与乌托邦:墨西哥人民及其文化剪影》(艾青译)第三部分(pp.77-103)

主持人:谭道明 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拉美所)

领读人:郭存海 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拉美所)

主持人:欢迎大家参加今天下午的读书会!这是我们“真读书”读书会的第45期,《面具与乌托邦》这本书的第3期。今天要精读的内容有三篇,“墨西哥文化剪影”、“人民剪影”以及“教育和自卑感”。这本书西文版的书名,“墨西哥人民剪影和文化剪影”就是取自前面这两篇,可见它们在这本书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今天我们请到的领读人是郭存海老师,大家都很熟悉。郭老师这几年一直在做中国与拉美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工作,也翻译了很多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本《拉丁美洲的精神》,我们读书会也精读过,那会还是线下,每周一下午到我们所里去读,参加的人没有线上这么多,但大家读了之后,很受益。好,我就说这么多。存海,下面就由你来开始领读吧。

领读人:首先感谢道明博士的介绍和邀请我来“领读”,但严格来说我不是领读,而只是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阅读心得,因为我今天主要从我对这三章的阅读和理解,以及我对墨西哥的感性认识来谈一谈我对拉莫斯将“自卑”概括为墨西哥的国民性的看法。

正如刚才道明提到的,我曾于2012-2013年间访学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那么我想在这里提前说一下,我为什么选择墨西哥?墨西哥是我访问的第一个拉美国家,之所以选择墨西哥是因为我潜意识里认定墨西哥是最具“拉美性”的国家,什么是拉美性?就是文化的融合性,欧洲殖民文化、印第安文化,以及现代美国文化。我总感觉和墨西哥、秘鲁以及厄瓜多尔等国比起来,阿根廷和乌拉圭等国都太“欧洲性”了。墨西哥是最具“拉美性”的代表国家,这是我的开篇。

下面我跟大家分享我的阅读心得。和其他领读人的分享方式不一样的是,我会集中来谈论而不拘泥于具体章节和字句。因为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比较零碎,说来说去就那么点事,也就是自卑是墨西哥的国民性。但是,我对墨西哥的阅读和感性理解告诉我:我对作者的观点还并不太认同。

上一次讨论的时候,陈岚博士讲到国民性是一种“平均性格”。诚然如此,这种“自卑性”判断和我对许多墨西哥人的直观感受对应不上。我在墨西哥将近10个月,没有感觉到墨西哥人的这种自卑,但却始终感到墨西哥人的迷茫、矛盾和迷失。我个人感觉真正能够体现墨西哥国民性的是这两个人的两本书,一个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克塔维奥·帕斯(Octavio Paz)的《孤独的迷宫》(El laberinto de la soledad,1950),一个是墨西哥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罗赫尔·巴特拉(Roger Bartra)的《忧郁的牢笼》(La jaula de la melancolía,2005)。我们中拉智讯之前推介过后一本书(https://mp.weixin.qq.com/s/UuVCO_LMkTPPfXaaQ36t6w)。这两本书的书名都恰当地体现了墨西哥的国民性:孤独(迷宫)、忧郁(囚笼),而且形成了一种绝妙的对应和补充,孤独的迷宫”Vs“忧郁的囚笼”。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我们在讨论墨西哥的国民性的时候,要从其历史文化传统里去找。这样,我很容易想到的墨西哥文化传统的第一个形象:Malinche(马琳切)。作为现代墨西哥民族的诞生,在中国的语境里,我们习惯于祖国比喻为母亲。马琳切作为墨西哥土地上的原住民,她和西班牙殖民者科尔特斯的结合,意味着墨西哥新民族的诞生。但马琳切之于墨西哥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存在,是一个la chinganda——我记得以《恰似水于巧克力》成名的墨西哥著名作家劳拉•埃斯基韦尔还撰写了一部历史小说《马琳切》,开篇就用到了这个词。按照奥克塔维奥·帕斯的解释,这个词意味着“被强奸的女人,被侮辱的女人,”。墨西哥人作为马琳切的子孙,她们的母亲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极其复杂:叛徒、情妇、救赎者、翻译、迷。那么这样一种形象实际上也意味着墨西哥民族的诞生是在一种混杂、屈辱、矛盾、迷茫的境遇下产生的。事实上,现代墨西哥人对这样一个祖国母亲的态度是非常矛盾的。在墨西哥城著名的文化街区coyocan曾树立了一座三人铜像:西班牙殖民者科尔特斯、马琳切以及他们的儿子马丁(第一个新墨西哥人?)。这座铜像树立后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和抗议,最后被迫搬到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园。据说,科尔特斯和马丁最后都回到了西班牙,也死在了西班牙,而马琳切孤独地终了在墨西哥。

树立这座雕像一方面是墨西哥民族的历史无法忽视这样一个象征,这样一个纵使屈辱的存在,它和现代墨西哥的身份和民族是截然无法分开的。这座铜像事件反映出墨西哥人对于历史,对于民族起源或者民族传统,或身份认同,实际上整体存在着一种分裂。

墨西哥文化传统里的第二个女性形象是“约罗娜”(Llorona),意思是“哭泣的女人”,代表着墨西哥受苦受难的母亲的形象。这种形象扎根于墨西哥的神话和文化传统,并最终形成了一种社会象征,为失去而哭泣,为过往而哭泣,而没有未来。

说完母亲,我们再来看看整体父亲的形象。前几天张伟劼在评《佩德罗·巴拉莫》时总结说就是一部“荒原寻父之旅”:“ 佩德罗·巴拉莫也可以代表拉丁美洲人的父亲,一个长期缺席的、对子女不负责任的父亲。”不仅在墨西哥,甚至整个拉美都存在普遍的父亲缺席的现象。而从我的直观感受来看,墨西哥好像真是一个“无父之国”。第一,在墨西哥我所遇到的那么多家庭里边,完整的家庭似乎很少。一家之主多是母亲。2013年4月30号是墨西哥儿童节,当时我和香港基督教会一起去墨西哥州最大的贫民窟发放救助物资。我感受最深的是贫民窟里的孩子多出自单亲家庭,且多是没有父亲的存在的。这很容易让我想象到孩子性格的养成和不完整家庭的影响。这个我会在后面说到。

精神分析学家阿尼切托·阿拉莫尼(Aniceto Aramoni)对墨西哥“父亲”的缺席、幼稚和不负责任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他在《一个民族动力的精神分析:墨西哥—男人的土地》说到,墨西哥人,尤其是墨西哥男人的心理还处于幼稚时期,接近青少年的心态却拥有了成年人的繁殖能力,感性、依赖心强、不负责任、缺乏尊重、不屑日常生活、爱使用武力,爱征服女人又依赖母亲,向死而生。而刚才说到的墨西哥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罗赫尔·巴特拉则以“美西螈”(axolote)这个墨西哥独特的生物物种分析墨西哥的国民性:忧郁。美西螈,水栖型的两栖类动物,是墨西哥的特有品种。它拥有独特的外貌和幼态延续的特点,即使在性成熟后也不会经历适应陆地的变态,仍保持它的水栖幼体型态。这种不老的容颜使他成为科学家研究的对象,而被经常的放在笼子里面去进行观察。美西螈的独特存在,给墨西哥人对自身幼稚的心理状态以生物和地域角度的解释,是民族特性的最佳代表。

前几年大热的《寻梦环游记》反映了墨西哥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向死而生,拒绝遗忘。从文化意义上来说,它一方面在反映一种失去和回归,另一方面又突出被遗忘的危险,或者说被遗忘的恐惧。墨西哥人似乎更强调追寻,追寻过去,追寻历史,但对于未来,我感觉很难从对死亡的“豁达”看到对未来的拥抱。

另外,墨西哥的国民性为什么不是自卑?我想从另一位墨西哥思想家、哲学家,曾任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校长的何塞·巴斯孔塞洛斯的《宇宙种族》里也能找到例证。对于墨西哥的混血,巴斯孔塞洛斯是给予充分肯定的,他为墨西哥民族,甚至整个拉美民族找到了种族自信的来源。巴斯孔塞洛斯认为新的宇宙种族是由现成的种族群体合成,结合了每个种族的最佳方面。他坚称,通过这种建设性杂交,能够被高等物种吸收,可以给美丽种族腾出空间。然而,他对混血种族的种种肯定却是建立在对其他种族(包括黑人,特别是亚洲人)的蔑视和贬低的基础上的。对黄种人的贬低(特别是《宇宙种族》的第一和第二部分)来建立和美化混血种族是这本书的一个潜在的思想。正是因为巴斯孔塞洛斯的完美杂交或者超级种族的梦想,他对于纳粹主义也是支持的。

基于上述种种,我认为墨西哥民族性里的这种自卑,并不是其核心特征,而更多的体现为国民性里的这种迷失、矛盾、忧郁并融合在一起。

回过头来我们看看拉莫斯的这三章墨西哥的文化剪影、人民剪影,以及人民教育。就像道明博士说的,前面两章是本书的主要构成。拉莫斯其实想说的是一个很重要方面,我理解是“如何改造我们的文化”,也就是说文化重建。他认为墨西哥的这种自卑源于我们缺乏对墨西哥的文化或者“墨西哥知识”把握和传播,没有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改造,而是采用一种普遍的拿来主义,不加选择的拿来。拉莫斯在教育这一章里提到,墨西哥人从小学到大学都在传播和学习世界的知识,却没有墨西哥的知识。

所以说他在本书第98页提到,教育的各个阶段应该以我所谓的“墨西哥知识”为导向,也就是说他认为在国民教育中如何改变墨西哥的这种自卑感抑或自卑情绪,让墨西哥人能够有自信的能够走向未来,那就是要将文化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对墨西哥而言,一方面是文化和生活的隔离,另一方面是文化没有墨西哥特性,一种植根于墨西哥传统的新文化。他的批判着重指向墨西哥对于世界文化,对于法国文化,对于欧洲文化的一种吸收,但是这种吸收并没有建立在坚持和改造墨西哥的文化传统。所以他在第82页就提到未来的墨西哥应该有一个“墨西哥文化”,这也是他反复提到的——如果要消除墨西哥的这种自卑情绪,走向这种光明的未来的话,那么就要通过教育国民教育。但我感觉拉莫斯的这种愿望很难实现。

在墨西哥期间,我翻阅了墨西哥的小学思政课本,这些教材是用来培养墨西哥孩子的价值观。里面关于世界的例子很多,关于墨西哥的例子比较少,给我造成的一个感觉是,墨西哥的教育似乎培养的是心怀天下的世界公民,唯独没有先成为一个墨西哥公民。

本书第98页拉莫斯说,个体性格的形成始于家庭和学校,并在生活中最终定型。如果说国民性格是个体性格的一种凝结和集合的话,个体性格的形成就非常重要。然而墨西哥孩子的成长环境并不利于良好国民性格的塑造,特别是成长的家庭环境,不负责任的、父亲缺失的环境。

这是我的大致阅读感受和理解,接下来期待和大家做一些探讨。

问答环节:

1. 墨西哥教育的失败是不是源于阶层固化,墨西哥的种族是平等的吗?

郭存海:我没有说墨西哥中小学教育失败,我是说它存在这个问题,还不能够用“失败”这个词。那么是不是存在着严重的阶层固化?我这个也说不准,因为我对墨西哥社会没有做深刻的这种研究,但是我研究过巴西,以及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样板——智利,拉美的唯一的发达国家。智利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存在着很严重的阶层结构固化?但这种固化主要存在于上层和中层及下层之间,中下层之间的流动是比较开放的,但向最上层流动就比较困难了。我相信整个拉美大致应该都是这样一种情况,墨西哥我没有系统研究过,但我明显有类似的感觉。这里面也包括种族带来的不平等影响。社会经济地位和肤色深浅是有密切关系的。这不是说肤色深浅直接决定了收入高低,而是普遍存在着一种规律,中低收入阶层普遍肤色较深,而社会地位也越低,而那些占据社会高层的,多数是肤色较浅的群体。意思是说,虽然殖民不再,虽然宪法保障所有群体都是平等的,但事实上的不平等,包括机会不平等,意味着殖民地时期就存在的历史的社会结构并没有多少改变。

2. 这本书,包括在“墨西哥文化剪影”这一节,拉莫斯对欧洲文化的态度是非常谨慎的,他不是完全的拒绝,也不是完全的接纳,既反对欧洲的普世主义,也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他主张做本土化的处理。怎么看他对欧洲文化的这样一个态度?

郭存海:第一,如你所说,拉莫斯对欧洲的文化是不排斥的。第二,他还表达一种欣赏。但从他的角度来说,我感觉他担心墨西哥的文化难以建立,又对外来文化全部排斥,这样才是最可怕的。所以,他的这种谨慎,是如何能够创造性地利用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而不是采取一种鸵鸟政策,或坐井观天的态度。同样地,他也不像罗多《爱丽儿》那样从纯粹的民族情感出发,对北方邻国美国的价值观采取一种非我族类、文化必异的态度。

谭道明:可以用一句话来说,要以我为主,吸收借鉴欧美文化。他所批评的,是墨西哥人失掉了自我,连自己是谁都没有弄清楚,你以为自己是欧洲人,盲目照搬欧洲的东西,最后效果很不好。所以,他说,我们需要先认清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这样子我们才真正去掉心理上的自卑感,真正自信起来。我们的自卑感不是我们真的不行,不是我们的民族性不行,而是被一个错误的看法和观念给遮蔽了。

3. 老师,请问如何理解墨西哥的瓜达卢佩圣母宗教文化呢?

付晓红:我引用一段帕斯《孤独的迷宫》里的来回答这个问题吧:瓜达卢佩圣母,一个棕色皮肤的印第安圣母:众神之母、众人之母、星宿之母、蚂蚁之母、玉米之母和剑麻之母。是印第安人神庙被毁、神像消失之后想像出来的庇护神,是“美洲的泥土和欧洲的神学塑造的自然和超自然的母亲”,克里奥尔人(白人移民后代)、梅斯蒂索人(白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后代)、穆拉托人(白人和黑人的混血后代)、萨姆波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的混血后代)的圣母,同时也是“一个被强奸的女人”,一位由于征服而变得放荡的女人。

4. 拉莫斯所倡导的新人文主义,新在哪里呢?

周义元:我觉得新人文主义是针对旧人文主义的概念,拉莫斯认为不应该完全抛弃旧有的人文主义理念,而是需要结合现代科学理念,而不是被当时的教育强调完全由表现为机械文明的现代科学所取代。这个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希望贴合本国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拉莫斯自己对宗教有一定的偏好。

谭道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发现“人”,摆脱经院神学对人的精神的桎梏。拉莫斯的现代的新人文主义,在我的理解,是再次发现“人”,摆脱机械文明对人的异化。

5. 印第安人在拉美究竟是个什么存在呢?

乔建珍:“拉美”和“印第安人”这两个概念都很大。说“拉美”的时候,很多时候没把“巴西”放在里边。我在巴西待了八年,经常觉得巴西被忽略了。说到“印第安人”,阿兹特克的文明是相当发达的。巴西还不太一样。我2019年去过亚马逊丛林。当地的土著人在自然环境下生活,他们也不是都不穿衣服,亚马逊丛林太热了,又经常下雨,也不需要穿衣服,人与自然非常和谐。所以,“印第安人”这个概念在拉美我觉得要区别对待的。很难把他们放在一块来理解。巴西的印第安人,没有书面文字,全部都是口头,但它在巴西文化又占非常大的一个比例。我现在每周都邀请巴西学者做“走进巴西”的系列讲座,前两个星期就讲了亚马逊一次,罗赖马州一次。巴西本身印第安的部落就特别多,但在不同的地方的影响力也不一样。我觉得讲到印第安文明的时候,很难笼统概括,因为它是特别多元的。

谭道明:今天我们读书会到此就告一段落。十分感谢郭存海老师的精彩领读和报告。感谢付晓红老师、乔建珍老师、周义元博士,还有积极提问的各位老师和同学。我们下周日下午见!

原标题:《《面具与乌托邦》:墨西哥的国民性是自卑抑或迷失?》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